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沈阳市城市房地产纠纷仲裁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03:48:18  浏览:826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沈阳市城市房地产纠纷仲裁条例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沈阳市城市房地产纠纷仲裁条例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1993年11月20日沈阳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1994年1月24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1994年4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仲裁组织
第三章 受理与管辖
第四章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
第五章 仲裁程序
第六章 送 达
第七章 执行和监督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正确处理房地产纠纷,加强房地产业管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生活和社会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范围内的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房地产纠纷的仲裁。
第三条 市、县(市)、区房地产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是同级人民政府组织设立的受理本辖区城市房地产纠纷的仲裁机构。
市仲裁委员会对县(市)、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工作实行指导、协调、监督。
第四条 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原则:
(一)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二)对受理的房地产纠纷案件,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第五条 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章 仲裁组织
第六条 仲裁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组成人员应是单数。
仲裁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仲裁办),负责组织日常仲裁工作。
第七条 仲裁委员会可配备具有市仲裁委员会颁发的岗位证书或聘书的专、兼职仲裁员。专、兼职仲裁员在执行仲裁时,享有同等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八条 办理房地产纠纷案件,应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首席仲裁员一人和仲裁员若干人组成。仲裁庭组成人员应是单数。
简单的房地产纠纷案件,可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第九条 仲裁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议应当如实记入笔录,由仲裁庭成员签名。
仲裁庭对重大、疑难案件的处理,可提交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仲裁委员会的决定,仲裁庭必须执行。
第十条 仲裁庭成员(包括翻译人员、勘验人员、书记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自行申请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它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办理的。
第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人员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并在案件开始办理时提出;如回避事由在开庭办理以后知道的,也可以在仲裁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第十二条 仲裁办主任担任首席仲裁员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决定;仲裁员担任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的回避,由仲裁办主任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首席仲裁员决定。
第十三条 对申请回避作出的决定,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对作出的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对案件的办理。
第十四条 仲裁工作人员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章 受理与管辖
第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房地产纠纷案件:
(一)公有房产在承租、转租、转让、抵押、转兑、联建、互换、修缮、托管、买卖、损坏等方面发生的纠纷;
(二)私有房产在赠与、交换、买卖、分割(析产)、典当、租赁、抵押、修缮、代管等方面发生的纠纷;
(三)由于房屋产权和使用权争议所引起的土地纠纷;
(四)基本建设动迁安置纠纷;
(五)因委托估价而发生的房产纠纷;
(六)涉外房地产纠纷;
(七)有关房地产的其它纠纷。
第十六条 下列房地产纠纷不予受理:
(一)单位内部因分配住房引起的纠纷;
(二)调解书、仲裁决定书已发生法律效力,又没有新的事实发生的案件;
(三)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并审结又没有新的事实发生的案件;
(四)因违章建筑的买卖、租赁等引起的纠纷;
(五)因离婚所涉及的房屋纠纷;
(六)家庭成员及其共同生活的亲属之间因房屋使用引起的纠纷;
(七)对公证内容有争议产生的纠纷;
(八)因继承房产引起的纠纷;
(九)由行政管理部门依照行政管理职权处理的房地产争议;
(十)对房地产行政管理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引起的纠纷。
第十七条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时效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二年之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符合受理范围的房地产纠纷案件,一般由争议标的所在地的县(市)、区仲裁委员会管辖。
在本市有重大影响和涉外房地产纠纷案件由市仲裁委员会管辖。
县(市)、区仲裁委员会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理权的或县(市)、区仲裁委员会之间在管辖方面有争议的案件,由市仲裁委员会管辖或指定管辖。

第四章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
第十九条 房地产纠纷的当事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公民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及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代为参与仲裁活动。
第二十条 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法定代理人(监护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为代理人代为参与仲裁活动。
委托他人代理,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写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委托代理人承认、放弃或变更请求事项,进行和解和提起反诉,必须有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的近亲属、律师、社会团体和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经仲裁委员会许可的其他公民,都可被委托为参与仲裁活动的代理人。
第二十二条 对当事人争议的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出申请,成为仲裁当事人。
对当事人争议的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办理结果同其有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或由仲裁庭通知其参与仲裁活动。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有权在仲裁中陈述理由,进行辩论,提供证据。
经仲裁庭许可,当事人可以查阅、复制有关材料。
第二十四条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申请人有权放弃请求。被申请人有权提起反诉。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必须遵守仲裁秩序,履行调解书、仲裁决定书、裁定书确定的义务。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代理人及其他人员干扰仲裁秩序、阻碍仲裁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情节较轻的,应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仲裁程序
第二十七条 申请仲裁,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认为其合法权利受到侵害;
(二)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的请求事项和事实根据;
(三)符合仲裁受理范围和管辖的区域;
(四)双方当事人签定书面仲裁协议书。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向仲裁委员会递交申请书,并按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按规定事项填写。
第二十九条 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三十条 仲裁委员会立案后,应及时将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在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被申请人未按时提交或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办理。
被申请人提起反诉的,仲裁委员会认定反诉与该案有关的,可以合并办理。
第三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有权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如实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资料、原始凭证及其它材料。
仲裁委员会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必须保密。
第三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有权委托有关部门作现场勘验或对物证进行技术鉴定。勘验笔录和技术鉴定书应由勘验或鉴定人员签名盖章。
第三十三条 仲裁委员会认为必要或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它原因,使裁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本案所涉及的标的作出保全措施的裁定。
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申请采取保全措施,须由提出保全的申请人提供担保,拒绝提供的,驳回申请。提出保全申请一方败诉的,应当赔偿对方因采取保全措施所造成的损失。
当事人对保全裁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第三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在办理案件时,可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调解应遵循自愿与合法的原则。
第三十五条 对经调解达成的协议,经当事人签名后由仲裁委员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由仲裁员、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
调解书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三十六条 对调解不成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以及调解书送达时当事人拒绝签收的,仲裁庭应进行裁决。
第三十七条 开庭办理的案件,仲裁委员会应将开庭时间和地点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
申请人接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销申请处理。被申请人提起反诉的,可以缺席裁决。
被申请人接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期开庭: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因当事人申请回避,使案件不能进行办理的;
(三)需要重新调查核实证据的;
(四)因其它原因需要延期开庭的。
第三十九条 开庭时,由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仲裁庭组成人员和仲裁庭纪律,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开庭办理时应认真听取当事人陈述,出示有关证据,组织当事人辩论,依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的顺序征询最后意见进行调解;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进行裁决。
书记员应将仲裁庭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由仲裁人员和书记员签名。笔录经双方当事人或委托代理人阅读后签名,拒绝签名的,记录在案。
第四十条 对裁决的案件,应当制作仲裁决定书。仲裁决定书应当写明:
(一)案由、请求事项、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裁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法规;
(三)裁决结果和仲裁费用的承担;
(四)仲裁决定书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决定书由仲裁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
第四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下列事项应作出书面裁定:
(一)驳回申请;
(二)准予或不准予撤回申请;
(三)中止或终结仲裁;
(四)补正裁决书中的笔误;
(五)同意采取保全措施;
(六)其它需要裁定的事项。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仲裁: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确定新的当事人参加仲裁活动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仲裁活动的;
(四)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结案的;
(五)其它应当中止的情况。
中止仲裁的原因消除后,恢复仲裁程序。
第四十三条 申请人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申请仲裁权利的,终结仲裁。

第六章 送 达
第四十四条 送达仲裁决定书、裁定书、调解书,应直接送交受送达人。本人不在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签收。
送达仲裁决定书、裁定书、调解书应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受送达人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四十五条 受送达人及其同住的成年家属拒收仲裁决定书、裁定书的,送达人应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仲裁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处或所在单位,即视为送达。
第四十六条 直接送达仲裁决定书、裁定书有困难的,可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四十七条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章规定的其它方式无法送达的,可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第七章 执行和监督
第四十八条 当事人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或仲裁决定书,应当履行。一方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仲裁案件,人民法院认为仲裁机构的裁决或调解确有错误的,可裁定不予执行,并书面通知仲裁机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决定书、裁定书认为有错误或对送达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可在仲裁文书生效后二年内向市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市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并经审查后作出驳回或重新办理的决定。
申诉期间不影响执行。
第五十一条 市仲裁委员会对县(市)、区仲裁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文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予以撤销,指定重新办理。
第五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主任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文书,发现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办理的,应提交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五十三条 重新办理的案件,应另行组成仲裁庭。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四条 申请仲裁,当事人应当依照规定交纳仲裁费。仲裁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
仲裁费的收取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自1994年4月1日起施行。



1994年1月24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铁道部关于对《铁路客货运输统计规则》补充规定的通知

铁道部


铁道部关于对《铁路客货运输统计规则》补充规定的通知
铁道部




各铁路局,各合资铁路公司:
为适应2001年财务体制改革对客货精密统计提出的需求,现对《铁路客货运输统计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作如下补充规定:客运增加分车次、分席别的旅客发送量周转量统计,分站别、分担当局别的旅客发送量中转量及公免人数统计,分车次的行包专列发送量周转量统计,
分站别、分担当局别的行包专列发送量统计和分管内直通的普通行包中转及到达量统计;货运增加分品类的货运收入统计。补充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
上述补充规定的实施,将使客货精密统计基础作业工作量剧增,各车站各车次别的信息均需进机;局间交换信息量增大,上报报表增加,相应对统计部门的计算机设备和信息传输通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规则》补充规定的顺利实施,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原始资料的收集
(一)旅客列车车次别原始资料:由站段或分局(局)收入部门按照新修订的财务收入有关规章要求,按增加了车次、担当局信息的卡片式车票报告(年度表),将售出常备客票报告(财收1—1)、退票报告(财收—2)和其他有关车次信息,按规定时间及时报路局客货统计中心(
统计工厂,下同)。
(二)行包专列车次别信息:由行包专列办理站或分局(局)收入部门在现行所报行包专列信息基础上增加“行包专列车次”项,分专列别提供原始信息,按规定时间及时报路局客货统计中心。提供原始数据时,对在别局担当的行包专列上加挂车辆的局,要与担当局分开提供,分开的
办法是:担当局一条信息;另一条信息为加挂车所载行包信息,表示方法是在担当局车次后加“(加挂车所属局电报码)”,目的是将加挂车辆所载行包,统计在加挂车辆所属局。
(三)普通行包中转信息:由各行包中转站根据中转货物的行包票或行包装卸交接证,将分管内直通的行包中转信息,按月汇总后于次月5日前报局客货统计中心。
(四)分品类货运收入原始信息:由分局(局)收入部门将所需分品类货运收入信息,于次月5日前报路局客货统计中心。每月向客货统计中心提供的有关货运收入应与运输收入进款月报数据相一致。所需货运收入包括以下十一项:①运费(发到基价和运行基价);②快运费;③自备
机车、货车和租用铁路机车、货车挂运费;④变更到站货物运费;⑤分卸作业费;⑥特种货车使用费、回送费(长大货车使用费除外);⑦煤运特价收入。⑧电气化附加费;⑨新路新价均摊运费;⑩京九分流运费;(11)铁路建设基金。收入部门提供原始数据时,共提供五个数据,即:
分品类①以上收入前七项之和;②以上收入后四项单独列报。
二、局间交换内容
(一)现行旅客、行包交换资料格式不变。异地售票、异地退票交换格式执行〔2000〕287号电报,但对席别重新规定如下:1表示“硬座”,2表示“软座”,3表示“硬卧”,4表示“软卧”。异地售票、异地退票、行包专列如无数据,也要交换通知其他局。
(二)补票第一次交换BF1文件格式改为:
车次(4位) 发站发局(5位) 到站到局(5位) 里程(4位) 席别(1位) 人数(不定长)*
文件名、始记录、尾记录格式不变。席别表示方法同上二(一)所述。
(三)交换资料中,定长字段位数不够时在高位前补零。
(四)交换时间不变。
三、报部报表要求
(一)旅客统计:现行报表照常上报,增加分车次、分席别的旅客发送量周转量统计表(KB8),分站别、分担当局别的旅客发送量、中转量、公免人数统计表(KB9)。KB8、KB9的发送量合计应与KB1、KB2发送量减去退票人数相一致。中转和公免人数只统计电子售
票部分。对两局共同担当的旅客列车要分开统计,方法是:各局客货统计中心建立与本局有关的车次字典,以“乘车日期”区分担当局。
1.分车次分席别的旅客发送量周转量统计表(KB8):本表对本局发送的旅客进行统计。
数据文件名:XMMKB8.DAT,上报格式为:
KB—8 X—T*DD.HH.FF*
车次(4位) 担当局电报码 发送量(硬座人、硬座周、软座人、软座周、硬卧人、硬卧周、软卧人、软卧周、合计人数、合计周转量)*

HJ 发送量合计(硬座人、硬座周、软座人、软座周、硬卧人、硬卧周、软卧人、软卧周、合计人数、合计周转量)#
说明:①每条记录12列(HJ行11列),以*结束;文件以#结尾。②车次要上下行分开。③人数、周转量中减去退票,不含车补和站补。④“硬座人”指硬座人数,“硬座周”指硬座人公里,“软座人”指软座人数,“软座周”指软座人公里,其他同理。⑤人公里=人数×发到
站间里程。⑥对两局共同担当车,以文件格式中“担当局电报码”分开统计。⑦车次不够4位在左边补零,“HJ”前不补零。
2.分站别、分担当局别的旅客发送量中转量及公免人数统计表(KB9):本表是将各客运营业站的旅客发送量、中转量和公免人数分客车担当局别进行汇总统计。
数据文件名:XMMKB9.DAT,上报格式为:
KB—9 X—T*DD.HH.FF*

站号 客车担当局电报码 发送人数 中转人数 公免人数*
站号1 担当局1 发送1 中转1 公免1*
站号1 担当局2 发送2 中转2 公免2*
。。。 。。。 。。。 。。。
(站号1)XJ 站号1发送合计 站号1中转合计 站号1公免合计*
。。。。。。
HJ 发送合计 中转合计 公免合计#
说明:①每个车站一个小计,用XJ表示,“XJ”、“HJ”前不加站号,不补零。②每条记录5列(XJ、HJ行4列),以*结束;文件以#结尾。③站号为5位:前两位为局号,后三位为站号。④人数中减去退票,不含车补和站补。⑤对两局共同担当车,以文件格式中“客车
担当局电报码”分开统计。
(二)行包专列统计:现行报表正常上报,增加分车次的行包专列发送量周转量统计表(XZ1)和分站别、分专列担当局别的行包专列发送量统计表(XZ2)。各局客货统计中心建立与本局有关的行包专列车次字典。
1.分车次的行包专列发送量周转量统计表(XZ1):本表对本局以行包专列运送的行包进行统计。数据文件名:XMMXZ1.DAT,上报格式为:
XZ—1 X—T*DD.HH.FF*
车次 担当局电报码 发送量(吨 吨公里)*


HJ 发送量合计(吨 吨公里)#
说明:①每条记录4列(HJ行3列),以*结束;文件以#结尾。②吨公里=吨数×发到站间里程。③对在别局担当的行包专列上加挂行包车辆的局,统计时要与担当局分开,分两条记录,一条为担当局信息;另一条代表加挂车信息,车次不变,但“担当局电报码”位置填“加挂车
所属局电报码”。④车次为3位,不够3位在左边补零,“HJ”前不补零。
2.分站别分担当局别的行包专列发送量统计表(XZ2):
数据文件名:XMMXZ2.DAT,上报格式为:
XZ—2 X—T*DD.HH.FF*
站号 专列担当局电报码 发送量(吨)*
站号1 担当局1 数据1*
站号1 担当局2 数据2*
。。。 。。。 。。。
(站号1)XJ 站号1发送量合计*
。。。 。。。 。。。
HJ 发送量合计(吨)#
说明:①每个车站一个小计,用XJ表示,“XJ”、“HJ”前不加站号,不补零。②每条记录3列(XJ、HJ行2列),以*结束;文件以#结尾。③对加挂在别局担当的行包专列上的车辆运送的行包,要统计在加挂车所属局,即文件格式中“专列担当局电报码”填“加挂车所
属局电报码”。④站号为5位,前2位为局号,后3位为站号。
(三)普通行包统计:现行报表照常上报,增加普通行包分管内直通的中转及到达量统计表(XB2):
数据文件名:XMMXB2.DAT,上报格式为:
XB—2 X—T*DD.HH.FF*
中转管内(件数 重量) 中转直通(件数 重量) 中转合计(件数 重量) 到达管内(件数 重量) 到达直通(件数 重量) 到达合计(件数 重量)#
说明:每局一条记录,12列;重量单位为千克。
(四)分品类的货运收入统计表(SR1):
数据文件名:XMMSR1.DAT,上报格式为:
SR—1 X—T*DD.HH.FF*
01 发送吨 发送吨公里 1—7项收入之和 电气化附加费 新路新价均摊运费 京九分流运费 铁路建设基金*

28 发送吨 发送吨公里 1—7项收入之和 电气化附加费 新路新价均摊运费 京九分流运费 铁路建设基金*
HJ 发送吨 发送吨公里 1—7项收入合计 电气化附加费 新路新价均摊运费 京九分流运费 铁路建设基金合计#
说明:1.01—28为货物的28个品类。各品类的发送量与H11的发送量一致。2.发送吨公里指发送吨乘以货票记载的运价里程。
(五)报表制度及要求
1.KB8、XZ1、SR1、XB2为月、年报,报部时间为次月(年后次月)12日;KB9、XZ2为季、年报,报部时间为季(年)后次月12日。人数、吨数的单位为“人”、“吨”;人公里、吨公里的单位为“千人公里”、“千吨公里”。收入单位为“元”,保留两位小
数,传输报表时小数点不传,但要传小数位的数值。
2.报表数据文件中的英文字母必须大写;各字段间以一个空格分隔。
3.本通知涉及的报表仍传输至部VAX机JMTJ帐号下,传输地点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4.各局车次、车站字典有变动时及时将新字典传至部VAX机KHTJ帐号下,并电报报部统计中心所变动字典文件名。
四、需抓紧落实的有关工作
实施《铁路客货运输统计规则》的补充规定,是关系到铁路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负其责,确保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电务部门和电算部门要解决好网络通道问题,确保局间直通交换信息量增大、上报报表增多情况下的各局信息交换和传输的顺利进行。鉴于部VAX机将被淘汰,客货精密统计报表将传输至部RISC6000上,各铁路局要于2001年2月底前将本局客货统计中心的机器与
部RISC6000联通,节点地址:172.29.1.3。
(二)提供原始资料的站段或分局(局)收入部门一定按规定时间,将所需原始资料提供给局客货统计中心。随着各种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各局要加快信息共享速度,加强管理,保证共享信息的质量,提高其使用率。
(三)分车次的客运信息将较大增加各局客货统计中心的工作量,软件的编制和补充修改时间紧,要求高,有关铁路局需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扩容或增配,各局应配合客货精密统计两个系统的推广,尽快将有关设备配置到位。
(四)各局客货统计中心将以下资料于12月12日前报部,传至KHTJ帐号下,文件名:局电报码ZD*.TXT(*代表1、2、3、4,依以下顺序依此分四个字典):
1.本局提供发送的所有旅客列车车次(上下行分开),包括与国铁有过轨或联营协议的合资或地方铁路车次,以便编制车次字典。内容:旅客列车车次 始发站(汉字) 终到站(汉字) 担当局(每个字段间以一个空格分隔,站名汉字左对齐)。对两局共同担当的车次用“A局/
B局”注明。对合资、地方铁路等没有电报码的列车担当方,“担当局”位置用汉字表示,部统计中心将在报表上报前公布其代码,以便上报报表使用。(ZD1)
2.本局提供发送的所有行包专列车次。内容:行包专列车次 始发站 终到站 担当局(每个字段间以一个空格分隔,站名汉字左对齐)。对两局共同担当的车次用“A局/B局”注明。对在别局担当的专列上加挂车辆的局,以“担当局电报码(加挂车所属局电报码)”表示。(Z
D2)
3.本局客运营业站等级信息。内容:站号(5位)站名(汉字表示) 车站等级(特等站以0表示,1、2、3、4、5分别代表一、二、三、四、五等站,对没有等级的乘降所等级以6表示;每个字段间以一个空格分隔,站名汉字左对齐)。(ZD3)
4.本局办理行包专列的车站。内容:站号(5位)站名(汉字表示)(字段间以一个空格分隔,站名汉字左对齐)。(ZD4)
(五)各局客货统计中心接到本通知后,应立即编制修改本局的客运精密统计和分品类收入统计软件,务必于2001年1月20日前编制修改完毕,1月下旬将进行测试。
五、与国铁有过轨或联营协议的合资铁路比照国铁的一个局建立相关报表制度,在现行报表正常上报的基础上,增加报表HY9(季、年报)(内容同KB8),对为国铁担当的旅客列车提供的旅客发送进行统计,于次月15日前报铁道部HZTJ帐号下:
文件名:H**S.HY9(各字母所代表意思同现行合资铁路报表)
文件格式同KB8。
附:新增报表格式

分车次分席别的旅客发送量周转量统计表
铁路局 年 月 KB—8
----------------------------------------------
| |担| 硬 座 | 软 座 | 硬 卧 | 软 卧 | 合 计 |
|车次|当|-------|-------|-------|-------|-------|
| |局|人数|千人公里|人数|千人公里|人数|千人公里|人数|千人公里|人数|千人公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

分站别分担当局别的旅客发送量中转量统计表
铁路局 年 季 KB-9
------------------------
| |担当局|发送量|中转量|公免人数|
| 站 号 | | | | |
| | |(人)|(人)|(人) |
|-----|---|---|---|----|
|车站1 | | | | |
|-----|---|---|---|----|
| … | | | | |
|-----|---|---|---|----|
|车站1小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分车次的行包专列发送量周转量统计表
铁路局 年 月 XZ-1
-----------------------
| | 担 | 发送量 | 周转量 |
| 车次 | 当 | | |
| | 局 | (吨) |(千吨公里)|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分站别分担当局别的行包专列发送量统计表
铁路局 年 季 XZ-2
------------------
| | 担 | |
| 站号 | 当 | 发送量 |
| | 局 | (吨) |
|------|---|-----|
| 车站1 | | |
|------|---|-----|
| … | | |
|------|---|-----|
|车站1小计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普通行包分管直的中转到达量统计表
铁路局 年 月 XB-2
-------------------------------------
| 中 转 量 | 到 达 量 |
|-----------------|-----------------|
| 管 内 | 直 通 | 合 计 | 管 内 | 直 通 | 合 计 |
|-----|-----|-----|-----|-----|-----|
|件 |吨 |件 |吨 |件 |吨 |件 |吨 |件 |吨 |件 |吨 |
|--|--|--|--|--|--|--|--|--|--|--|--|
| | | | | | | | | | | | |
-------------------------------------

分品类货运收入统计表
铁路局 年 月 SR-1
-----------------------------------------------------
|品名|发送量|发送周转量 |1-7项收入和|电气化附加费|新路新价均摊运费|京九分流运费|铁路建设基金|
| |(吨)|(千吨公里)|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2000年12月8日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1992年12月20日江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 开发利用
第四章 水、水域及水工程保护
第五章 用水管理
第六章 防汛抗洪与抗旱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必须遵守《水法》和本实施办法。
本省境内的长江河段和其他跨省的江河、湖泊的水事事项,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鼓励和支持国内外组织和个人以合资、合作、独资以及其他形式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从事防治水害的各项事业,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 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保证重点,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地区行政公署(以下简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发展与防御并重的原则,加强水利的建设和管理,保证《水法》贯彻实施。
第六条 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利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水法》及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进行水资源的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编制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综合规划,制定水的长期供求计划和水量分配、调度方案,并会同有关部门对上述规划和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
(三)负责实施取水许可制度,统一发放许可证;
(四)归口管理防洪、抗旱、水工程建设、农村水利水电、水库渔业、乡镇供水、节约用水等工作;
(五)负责对河道及其岸线和水工程实施管理;
(六)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七)根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授权调处水事纠纷,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案件。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下列职责分工,负责水资源的有关管理工作:
(一)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城市节约用水、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二)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参与水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地下水资源。进行地下水资源勘查管理,监测、统计、分析及开发利用监督管理;
(三)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航道建设和管理;
(四)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
(五)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源涵养林营造、保护的规划及其实施。
第九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按水系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
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和鄱阳湖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
其他江河、湖泊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相关行政区域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实施管理。
第十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政机构的管理,完善水政监察制度。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水事活动必须接受各级水政机构和水政监察人员的检查、监督。水政监察人员在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案件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证据。

第三章 开发利用
第十一条 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水资源的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按照水资源的分级管理权限,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进行。
第十二条 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流域或者区域进行统一规划。规划分为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专业规划应当符合综合规划。综合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相协调,兼顾各地区、各行业的需要,并纳入本行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十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流域、湖泊的综合规划,按照本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分级管理权限,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地区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防洪、治涝、灌溉、供水、水文测验等专业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水力发电专业规划按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分别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电力主管部门编制;上述专业规划编制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航运、城市供水、竹木流放、渔业、水质保护、地下水普查勘探和动态监测等专业规划,分别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编制,经征求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经批准的规划是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批准后确需修改的,必须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报原批准机关核准。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规划时,必须以水资源评价为重要依据。突破规划扩大城市供水规模的,须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规划,合理安排对水利建设的投入,积极组织兴建各类水工程。
兴建水工程所需资金除国家安排的部分投资外,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受益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村水利建设发展基金,实行农田水利劳动积累工制度。
第十六条 兴建工程设施,影响防洪安全、供水水源、渔业资源、排水灌溉效益或者对航道水量有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采取补救措施或者予以补偿。
第十七条 农业灌溉水源和水利工程设施被非农业占用的,应当按照分级管理权限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占用单位应当采取补救措施或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四章 水、水域及水工程保护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植被,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资源保护和水库库区林木的种植和管理,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净化水质。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资源的义务,对破坏水资源的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和健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及水体污染的监测站网,掌握水量、泥沙、水质等情况,并向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偿提供有关监测资料。
第二十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开采地下水必须在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采,适度利用,采补平衡。
开采地下水的单位,应当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建立技术档案,并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提供资料。
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枯竭或者地面沉陷,对其他单位和个人造成损失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禁止一切破坏和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确需向河道、湖泊、渠道、水库排污的排污口的设置或改建、扩建,必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批准。
禁止任何单位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向地下排放和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内向水体排污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二十三条 禁止围湖造田。禁止围垦河流,确需围垦的,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经科学论证,围垦河流滩涂可能影响行洪安全的,一律不得围垦。已围垦的,围垦单位应当采取补救措施。没有采取补救措施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可责令围垦单位限期清除障碍,保证行洪安全。
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按管理权限批准,不得擅自在水库筑坝、拦汊。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工程及堤防、护岸、防汛设施,水文测验河段和设施,水文地质监测设施,水质监测设施,导航和助航设施,通航过船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坏;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对上述设施不得拆除或移动,经批准拆
除或移动的,由申请拆迁的单位负责补偿或重建。
第二十五条 国家所有的水工程及设施,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下列规定标准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
(一)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及鄱阳湖保护农田五万亩以上的圩堤,其管理范围为迎水面堤脚外30-50米(水平距离,下同),背水面距堤脚外(其中险段为压浸台脚外)不少于30米;在堤内外的管理范围边缘各延伸80-200米为保护范围。
(二)水库库区设计洪水以下(包括库内岛屿),大坝两端周边和下游坝脚外,大型水库不少于100米,中型水库不少于50米(非主要副坝可适当减少),水电站大坝两端,下游坝脚外,厂房周边不少于50米,溢洪道、泄水闸两侧各10-20米为管理范围;管理范围外延10
0-500米,水电变电站周边50米为保护范围。
(三)大型水闸上下游河道各200-500米、左右边墩翼墙外50-200米,中型水闸上下游河道各100-250米、左右边墩翼墙外25-100米,大型泵房及进出水池口外50米,中型泵站房及进出水水池外30-50米为上述工程的管理范围。以上工程根据实际需要
划定保护范围。
(四)五万亩以上灌区的干支渠的设计开挖边线或堤脚外设计边坡外1-5米(边山渠道开挖边线外5-10米),渠道配套的建筑物边线外5-10米为管理范围。渠道根据实际需要划定保护范围。
(五)其他江湖圩堤、小型水库、涵闸、泵站、五万亩以下灌区渠道工程等,可参照此标准划定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集体所有的水工程可以参照前款规定,由县级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
第二十六条 国家所有的水工程管理范围内,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水工程管理单位。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许可,不得擅自占用。划定管理范围时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国家所有的水工程保护范围内,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土地的使用必须接受水工程管理单位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 为确保河道行洪及水工程的安全,除遵守《水法》有关规定外,还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下列活动:
(一)在河道和渠道内修建围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弃置废渣、垃圾等废弃物;
(二)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内炸鱼、毒鱼、电鱼;
(三)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采砂、开采地下资源、挖塘、放牧、建房或兴建其他建筑物;

(四)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堤坝、渠道上垦殖、铲草皮和砍伐护堤护岸林木;
(五)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渠道内埋设涵管,随意设置和扩大放水口;
(六)非管理人员操作水工程的涵闸闸门或者干扰水工程管理单位正常工作;
(七)其他有碍行洪或危害水工程安全的活动。
第二十八条 确需利用堤坝兼作公路的,必须报堤坝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维护措施,堤坝的管理和维护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水工程管理单位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水工程管理单位开展多种经营的收益应当主要用于水工程维护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五章 用水管理
第三十条 水长期供求计划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级管理权限,依据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水长期供求计划和本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计划主管部门批准,并纳入同级人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三十一条 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取水许可制度。为家庭生活、家畜家禽饮用取水和其他少量取水的,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
现有取水工程,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向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申领取水许可证。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需要取水或者增加取水量的,必须按国家规定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取水许可证。
直接从城市规划区地下取水的,应先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取水许可证。其他直接从地下取水的,应先经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取水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水情况,制定节约用水规划和节约用水奖励制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节约用水实施计划,采取措施降低水的消耗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第三十三条 持有取水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持证人)必须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持证人必须在取水口(点)装置测试合格的量水设施,并按照规定填报取水统计表。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持证人的取水量进行调整、限制或停止取水:

(一)国家特殊需要;
(二)因自然原因,水资源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三)社会总取水量增加,且无法在近期内另得水源;
(四)地下水超采;
(五)不按照取水许可证规定条件取水。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在履行本实施办法规定的职责过程中,发现持证人有前款第四、五项行为,应及时通知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五条 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取水量征收水资源费。农田灌溉取水,仍不征收水资源费。
在国务院未作规定之前,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和征收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水工程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水工程管理单位申报年度用水计划。供水管理单位制定供水分配方案,报主管部门或灌区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超计划用水或严重浪费水的,供水管理单位有权限量供应,加价收费,直至停止供水。
第三十七条 供水工程实行有偿供水制度。使用水工程供应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向供水工程管理单位缴纳水费。拒不缴纳或拖欠的,增收滞纳金,直至停止供水。
水费征收、使用、管理按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中发生的水事纠纷,按照《水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和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处理。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用水监督管理,及时调解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水事纠纷,维护用水秩序。

第六章 防汛抗洪与抗旱
第三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做好防汛抗洪与抗旱工作。防汛抗洪与抗旱工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分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实行防汛、抗洪、抗旱岗位责任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统一指挥防汛抗洪与抗旱工作。
汛情紧急时,各部门、单位必须服从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集中统一领导,随时调配人力、物力参加抗洪抢险。
在干旱季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抗旱,统一调配水量。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流域规划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制定防御洪水方案,确定防洪标准和措施。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防御洪水方案,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经批准的防御洪水方案,必须严格执行;确实需要修改的,必须报经原批准机关核准。
第四十二条 在汛情紧急的情况下,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以在其管辖范围内,根据经批准的分洪、滞洪方案,采取分洪、滞洪措施,所在地人民政府必须坚决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和阻挠。采取分洪、滞洪措施对毗邻地区有危害的,必须报经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批准
,并事先通知有关地区。
实行分洪、滞洪时,当地人民政府要负责做好蓄洪区、滞洪区内居民的安全转移工作。事后要及时帮助区内居民安排好生活,恢复生产及其他善后工作。
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制定并实施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规划。
第四十三条 在行洪河道和行洪区内擅自修建的有碍行洪的各类建筑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清障计划和实施方案,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责令设障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并由设障者负担全部清障费用。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实施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限期清除障碍赔偿损失,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
处分:
(一)违反本实施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设置或改建、扩建排污口,排放或倾倒污废水的;
(二)违反本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围垦湖泊、河流的或擅自在水库筑坝、拦汊的;
(三)违反本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侵占、毁坏、擅自拆移防洪及水资源监测等设施的;
(四)违反本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有碍行洪或水工程安全的;
(五)不按取水许可规定取水或者违反本实施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
(六)违反本实施办法规定,擅自占用农业灌溉水源或水利工程设施的。
当事人对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按照《水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第四十五条 对本实施办法第四十四条所列违法行为,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盗窃或者抢夺防汛物资、水工程器材的,贪污或者挪用国家救灾、抢险、防汛、移民安置款物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以及水工程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实施办法在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 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省过去颁布的有关规定,凡与《水法》和本实施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水法》和本实施办法为准。



1992年12月20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